Time and Things (Part 1)

Introduction, 1-4

Introduction

12月,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身边的一切都开始变得缤纷、喧嚷和忙碌起来。我们行色匆匆,欢悦奔波。猛一回神,仿佛又像刚从一场小小的失忆中苏醒,时间在身后飞逝而去。

面对一年的结束,这被定义为“辞旧迎新”的一刻,又总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清晰而执着的提示着“时间”的存在。曾经的过去,将有的未来,与现时当下交织在一起,每次都不知不觉的出现在回忆与想像中。

这个季节,也往往是我们一年中跟“物”打交道最多的时候。悦人或悦己的礼物,岁末打折的快感,又或者只是家中需要的添置。间或着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一年中身边增添的那些,失去的几样。

周围的物品越来越丰富,我们对待物的态度也日渐轻松简单。可以单纯的因为“喜欢”而买,也习惯了以新款还是旧款,完美或不完美、性价比高或者低来迅速衡量物品的价值。尽管时不时因为判断太快,甚至没有给自己机会去了解的更多些。然而有时候旧的比新的好,自然的美可能并不都那么无瑕疵般“完美”,性价比只是判断标准的一种、偶尔忘记它反倒会有更多的收获。

曾经,一件衣服除了为自己,还要思量孩子长大后接着穿,伞坏了能不能换块伞布换个手柄继续用。过去的人们虽然物资贫乏,却也拥有这些从“物”里面看到“时间”的能力。

“物”,总是在缓慢的变化中一点点刻印上时间的痕迹,为不可目视也无法触摸的时间做着最好的见证。哪怕是一双从未上脚的白球鞋,也会在盒子里安静的变黄。

在现代的便利与快捷中,我们熟悉时间的快节奏,却容易忘记它时时刻刻在身边如长河般悠缓的流淌。我们用飞机几小时完成城市间的转换,很难再有机会在辗转颠簸的旅程中细品分秒点滴。

也许,如果我们还能像过去的人们那样拥有体察物件变化的能力,也就拥有了更多“看到”时间的机会和瞬间。对着眼前的“物”,发挥想像,或许又能因此而看到物件的另一个形姿。

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始终贯穿流动的“时间”。

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里,同时存在的“物”。

与“物”共度的人生,或许也是另一个与“时间”一起悠然前行的人生。

马上,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Live with Time, Live with Things

                                                              于2010年岁末

1: SMYTHSON Letter Set

有了电子邮件和短信,现在提笔写信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但一年中,还是会有那么几次,需要认真的展开信纸,提笔落字。而要找到一款令人满意的信封信纸,却又并不总是那么容易的。

感谢现代科技的力量,让电子邮件和短信瞬时传递,所有的联络、问候和祝福都变得快速而高效。空间有别,却可以共享同一个时间,与亲人朋友的交流就这样越来越简便轻松,随心所欲。

可当秋风渐起,想为远方的朋友寄去一小袋扑香的桂花乌龙,或是在这岁末年底,想对身边难得的情谊送上一份小小的回报时,还是更喜欢选择书信的形式。尽管可能需要计算到达的时间提前几天写信、邮寄,也为了应有的尊重而不得不下笔一丝不苟。但麻烦而费时的过程,又会让字里行间增添几度温暖。

现在的自己写给即将到来的未来时空里的“他(她)”的文字。

除了像现在这样偶尔为杂志写稿,生活中一边考虑着这个时间差一边落笔的机会还真不多。但人生中又总有那么一些特别的对象,让我们甘愿铺开上好的信纸,斟字酌句写下与快餐式的邮件、短信不同的语体,任由自己的流露和心意在途中的时间中辗转,更加丰盈的传递到对方手中。连等待中的时光,都似乎成了仅属于两人之间的一份浪漫。

曾经觉得简单大方、不花俏的信纸就是不错的选择。随着年龄增长,对独特的质感、微妙的色泽却更加容易心动。

SMYTHSON,英国伦敦New Bond Street上专营各种高级文具和皮革制品的百年老店。狄更斯、丘吉尔、英女王、Grace Kelly、Madonna等等,来自各界的名流都是它的顾客。

SMYTHSON的信纸信封,各装在浅蓝色SMYTHSON Blue的盒子里,还没下笔已经是满心满眼的愉快。最喜欢本白带点黄调的一套,只在信封背面有个小小的压印。笔尖滑过,伴着纤维质感带来的细微磨擦和阻力,思讨下一个词句……

邮件短信可以轻易删除,对落着笔墨的书信却总是久久无法丢弃。想到自己如此,留在对方手中的信纸信封也有了可以奢侈的理由。

2: Santa Maria Novella Pot-pourri

虽然无法看见几百年前的光景,却依然可以闻到几百年前的气味。

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的Santa Maria Novella教堂,悠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修道院药局也从十七世纪起对外营业,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药妆店。

Santa Maria Novella出售各种味道的香水、香皂,但pot-pourri却仅有一种。当年修道院的修士修女们将自园栽培的花卉和药草等采集回来配料调和,再放进素陶坛子里发酵半年以上才制成。

几百年来这个制法被毫无改变的保留下来,配方至今仍是决不外传的秘笈。花草混合的清香中带着一丝辛辣,独特的味道让人闻到一次就很难忘记。有时走进一家店铺还没顾上看店里的商品,已经先从空气的芬芳中知道有它了。

人的记忆中,对视觉和听觉的纪录好似有形可循的画面和声音,任我们自由的拿进取出,独自回味。而关于嗅觉的记忆却总是那么暧昧而模糊,像封着印的瓶罐,还不知摆在了哪个角落。直到某一天在街头巷尾与曾经的气味飘然而遇,无论是异地故里,那一刻都仿佛被时间的魔棒点中,一切与之有关的过往都在身边瞬时蔓绕升起,比任何有板有眼的记忆都来的强烈而鲜明。

Santa Maria Novella的pot-pourri,有放在印着品牌LOGO的锦缎小袋里出售的,也可以买来专用的素陶坛子装。我个人则喜欢一下子几袋满满的倒在一个古董银盘子上。让这悠悠然飘散了几个世纪的幽香也在家中的客厅里弥漫上一年半载,一边幻想着这有限的时间能为未来的记忆增添一份怎样的罗曼。

3: EDOYA Clothes Brush

江户屋(EDOYA)的衣物刷已经前前后后用了十来年。全毛、羊绒等天然材质衣物的保养常识之一是尽可能减少洗涤的次数。不但水洗容易使衣物缩水、变形,干洗时使用的化学物质也同样对纤维有不小的伤害,会破坏和降低原有的质感。饱满有力、富有韧性和弹性的纯天然猪毛刷可以祛除织物缝隙间的灰尘,保持面料的蓬松透气,看起来也舒展均匀、富有光泽。经常使用衣物刷护理的衣物,可以大大降低洗涤的频率。

江户屋(EDOYA)是日本专制毛刷的有名老铺,1718年起近三百年一直专心致志的制作着各类天然动物材质的毛刷。

东京中心老区日本桥的公司兼门店,看起来更像一个两层的木造住宅,被四周不少钢筋水泥构造的新式建筑物夹在中间。今年年初去的时候听说由于年代太久,已经成了“地震一来马上就倒”的危房,不得不进行维修。十月份终于所有工程结束,又在原来的地方开始办公营业了。尽管工作人员们惋惜说很多老东西实在没法继续用都被处理掉了,可房间里还是到处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没有腐朽的梁柱、木板全部被保留了下来,有的旁边再用新的补强,有的伤痕斑斑的穿插在墙面间。上百年的老式花玻璃没有碎的也继续在厨房、卫生间的隔门上用着。

跟现在流行的“以旧补旧”专门用年代久远的古材来进行翻新,提高稀有价值的做法不同,江户屋(EDOYA)的想法非常单纯。还能再用的决不丢弃,需要添补的也不必花高价刻意找旧。以牢固、耐久为原则选用的材料,最终都不会被时间淘汰。用一位老员工的话说,“现在看着挺新的,三十年后也自然生出味道来了。”

这种朴素的理念,做产品时也一样。近几年不少品牌的衣物刷开始使用马毛为原料,因为手感异常柔软,植毛也方便,很容易让顾客觉得毛感好毛量多,自然更加好卖。江户屋(EDOYA)却近乎顽固的不肯跟这个风潮,他们的每个产品都拿到服饰老铺里做试验鉴定,从高级裘皮、到纤细的纯羊绒、以及最上等的真丝和服全部一一试过,认定了只要通过对优质猪毛进行精选细分、区别使用,完全可以满足不同衣料质地的需要。“猪毛、马毛、羊毛,各种天然原材料都是有限的,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工作。”见面几次,印象中这句话也听了好多遍。

几百年的老店同样有自己的烦恼,“職人”师傅们年岁越来越大,愿意学习手工技巧的日本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最近,负责销售的员工们也开始参与到一些手工制作的程序里,为了让自家的产品维持住好的品质,在世间留存的更长久些。

江户屋(EDOYA)的衣物刷让很多衣服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而他们自己也总在时代变迁中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原色。

4: STAUB Oval Cocotte

关于饭菜的口味,虽然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但都会对“妈妈的味道”念念不忘。即使是长大成人离开了家,甚至远走海外吃遍吃惯了西餐洋食,也无论中间间隔多久,再回家吃起妈妈味道的饭菜,也还是一样的津津有味。关于“妈妈的味道”为什么百吃不厌,一般的解释是小时候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

不过还有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妈妈的味道”其实是因为一直在变化所以才不厌的。天天做饭的妈妈们,对材料的分量,佐料的多少,以及在火上的时间,都是凭感觉讲大概的,所以即使是同一道菜每次做出来的味道也都不同,让我们怎么吃都吃不厌。这个说法不知到底有多少科学性,但是大多家庭里的妈妈们的确不那么讲究精准倒似乎是真的。

男性做菜,想像起来更应该是不拘小节、大手大脚的。可我身边的男性朋友们,不分年龄、不分国籍,做起菜来都异常的认真仔细。即使是已经做过很多次、获得过大家好评的菜,每次再做时都要翻出菜谱,一板一眼的称分量测刻度。眼下,朋友中正在料理教室听着课的也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对那些做菜一丝不苟的男士们,我非常想推荐的是这个STAUB铸铁珐琅锅。外形敦厚硬朗没有多余修饰,很有“男人的工具”感觉。除了是可焖、可煮、可炖,可炒、可进烤箱的全能选手,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很“大概”的做出好吃的东西。撒上薄薄一层油,不用特别在意先后顺序倒进各种材料,加水慢炖就能出一锅内容营养皆丰富的鲜汤。

实际上,我本人并不是个经常做饭的人。但每次看到身边这些细腻的现代男士们,就不由得想送大家一人一个呢。

沪ICP备11011347号